2、北上失败。
1939年,日本拟定了两个作战方向,分别为“南下”和“北上”两个作战计划,其中“北上”计划就是侵略苏联,日本看重苏联丰富的战争资源,拟定了入侵苏联的计划,
1939年5月至9月,日本按计划,对位于中蒙边境海拉尔以南200公里的诺门罕地区的苏蒙联军发动了大规模试探性进攻。双方动用了数十万精锐部队和先进军事装备,在杂草丛生、沙丘连绵起伏的荒原上进行了一场长达4个多月激烈的交锋,日本由于军事思想和战术技术落后,被战斗民族打得落花流水,惨败而归,从此日本对俄国人的认识,从日俄战争时的自信变成了畏惧,这种畏惧经苏军出兵中国东北的润色,一直持续到今天。
1941年4月13日,日本与苏联签订了《日苏中立条约》。
2、美国禁运。日本北上受挫,只能选择南下。1941年,日军入侵东南亚,占领了香港、越南、老挝、柬埔寨等众多国家和地区,日本的侵略肯定侵害了美国的利益,于是在1941年7月25日,美国出台法案,对日本实行石油、钢铁、橡胶等战略物资的禁运,并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资产。美国的贸易禁运,无疑等于给资源匮乏的日本脖子上套上了一条枷锁,日本人要么屈服于美国,要么就和美国来一个鱼死网破。要和强大的美军决一死战,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美国强大的舰队,和美国舰队正面硬扛,日本人没有这个把握。于是,偷袭珍珠港就被提上了日程。
三、日军偷袭珍珠港。日本人的战略是,珍珠港是美国海军最为重要的基地之一,港内停泊着航母以及战列舰等大型舰艇,如果能将这些战舰全部击沉,虽然不能歼灭美国海军的主力,但会给美军以重创,这样就能为日本赢得战略调整的宝贵时间。1941年12月7日,日军对正在欢度周末、毫无防备的美军基地珍珠港进行了偷袭,太平洋舰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。
日本偷袭珍珠港,就其战略目的而言,从短期和中期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一场辉煌的胜利,因为在此后的六个月里,被打残的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几乎没有什么作为。没有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威胁,日本乘机占领了整个东南亚、太平洋西南部,其势力一直扩张到印度洋。
对早就想发战争财和夺取更多世界霸权,创造新美帝国的美国垄断资产阶级来说,是日本人给他们送来了开战的理由。1941年12月8日,美国和英国对日本宣战;紧接着,澳大利亚、荷兰等二十多个国家也对日宣战;中华民国政府在中日战争进行了四年多以后,于12月9日对日宣战;12月21日,德、意对美宣战。
从二战最终的结局看,日本人的如意算盘彻底落了空,挑战美国的结果,相当于把猛虎放出了铁笼,美国的参战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,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灭亡的进程,日本不仅战败投降,还成为第一个亲尝原子弹滋味的国家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